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共同发布的《工业化蓝皮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报告》指出,从工业化视角看,“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表明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产生更大的“外溢”效应,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对世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意义巨大。
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拥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形成了不同的优势产业类型。而这些产业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梯度,即技术密集型与高附加值产业(工业化后期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工业化中期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化初期国家)。
A 沿线国家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蓝皮书在已有相关研究基础上,具体到国别,细化到产业,并上升至战略,利用工业化综合评价体系,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之间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涵盖了工业化进程的各个阶段。总体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且大多数国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大体呈现“倒梯形”的结构特征。
蓝皮书利用对外商品结构数据和地区结构数据,对不同工业化阶段代表性国家的工业产出产品的类型、产能合作过程中的供给和需求、中国与这些国家产业对接潜力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中国与其他沿线国家的合作基础和合作格局。结果发现,不同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在产能合作进程中,可以寻找到不同的角色定位,共同培育以“互补合作”为主导的产能合作“新雁阵”模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表示,蓝皮书选择“一带一路”来研究各个国家工业发展与合作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性非常大,65个国家中涵盖了从低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工业化进程”这一关键词的选择也非常准确,研究“一带一路”的工业化进程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将“一带一路”与“工业化进程”两个关键词放在一起研究意义重大。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指出,工业化进程实质是现代化进程。在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化,通过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化,推动了经济发展。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抓住了“一带一路”的根本和核心。他对蓝皮书的发布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截至目前,研究‘一带一路’最优秀的、理论功底最扎实的、最实用的报告。”
沿线国家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B 中国工业化进程远未结束
“‘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化水平有了实质性提高,从工业化中期步入了工业化后期。这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黄群慧指出,“对于步入工业化后期的中国而言,其工业化进程还远未结束,工业的重要地位并未改变。”
2014年,中国的工业化综合指数为83.69,位于工业化后期的中段,“十二五”(2010~2014年)时期中国的工业化工业化年均增长速度为4.4。“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化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从工业化中期步入了工业化后期。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即使考虑到步入工业化后期。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将从高速转向中高速,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也将达到100,从而达到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但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征,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天津等东部地区大多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期,而大部分中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中期。
“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
黄群慧说:“更需指出的是,步入工业化后期,实现工业化并不意味着工业化时代的终结,当今整个世界仍处于工业化时代,对于步入工业化后期的中国而言,其工业化进程还远未结束,工业的重要地位并未改变。”
黄群慧强调,必须认识到,工业本身所蕴含的生产能力和知识积累却是关系一国经济长期发展绩效的关键。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而且还是技术创新的使用者和传播者。
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工业化国家认识到“制造业空心化”所带来的巨大问题,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和各类制造业振兴计划,包括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工业4.0计划、法国新工业法国34项计划等等,掀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热潮。
黄群慧说,我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对推进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我国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